专业典当机构

典当服务

典当合同有哪些法律规定?

文章来源 : 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 发布时间 : 2025-06-17

典当合同是当户与典当行之间就典当物达成的协议,其法律规定主要涉及《民法典》《典当管理办法》等法律法规。

典当合同有哪些法律规定?

典当合同的核心内容包括当物的范围、典当金额、利率、期限及双方权利义务。根据《民法典》,典当合同属于借款合同的一种,需遵循合同法的基本原则,如自愿、公平、诚信等。典当行需具备合法资质,当物需为当户合法所有且符合法律规定。典当金额不得超过当物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,具体比例由《典当管理办法》规定。利率和综合费用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,不得过高。典当期限通常不超过6个月,可续当,但续当需重新签订合同。当户逾期未赎当,典当行有权依法处置当物,但需遵循法定程序,保障当户合法权益。

典当合同的签订需采用书面形式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,避免纠纷。当物需进行登记或公示,确保其合法性和可追溯性。典当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需遵守行业规范,不得从事非法活动。当户需按时支付利息和费用,并妥善保管当物。若当物在典当期间发生损毁或灭失,典当行需承担相应责任,除非因不可抗力或当户过错所致。

典当合同的法律规定旨在平衡双方利益,保障交易安全。当户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受损。典当行则需依法经营,维护行业信誉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,双方应积极沟通,妥善解决争议,确保典当活动的顺利进行。

鲁ICP备18055090号-1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533号
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,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58366658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