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典当机构

典当服务

典当的法律规定有哪些

文章来源 : 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 发布时间 : 2025-06-17

典当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《典当管理办法》及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了典当行的设立条件、经营范围、合同要求、风险控制等内容,旨在规范典当行为,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。

典当的法律规定有哪些

典当行业作为特殊的金融活动,受到严格的法律监管。《典当管理办法》是核心法规,规定了典当行的设立需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,并取得《典当经营许可证》。典当行的经营范围包括动产质押、财产权利质押、房地产抵押等,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、发放贷款等银行业务。

典当合同是典当活动的法律基础,需明确当物、当金、利率、期限等条款。当物需为合法所有且无争议,典当行有权对当物进行鉴定和评估。当金金额不得超过当物评估价值的90%,利率和综合费用需符合国家规定,避免高利贷行为。

典当行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,包括当物保管、信息登记、逾期处理等。当物在典当期间由典当行负责保管,若发生损毁或丢失,典当行需承担赔偿责任。当户逾期未赎当的,典当行有权依法处置当物,但需提前通知当户并遵循公开、公平原则。

典当行需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经营数据,接受监督检查。违反规定的典当行将面临罚款、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。当户在典当活动中也需遵守诚实信用原则,提供真实有效的当物信息,避免欺诈行为。

典当的法律规定旨在平衡典当行与当户的权益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通过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,典当活动得以在合法、合规的框架内进行,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。

鲁ICP备18055090号-1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533号
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,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58366658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