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典当机构

典当服务

质押和抵押的法律定义是什么

文章来源 : 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 发布时间 : 2025-11-07

质押和抵押是两种不同的担保物权形式,其核心区别在于是否转移担保财产的占有权。

质押和抵押的法律定义是什么

根据我国《民法典》规定,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占有,将该财产作为债权担保的法律行为。典型如房产抵押,房屋仍由抵押人居住使用,仅办理抵押登记。质押则要求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,常见如存单质押、车辆质押,质物需实际交付质权人保管。

抵押物以不动产为主,包括土地使用权、厂房等,需经登记才产生法律效力。质押标的物限于动产和权利凭证,如存款单、仓单、股权等,自交付时设立物权效力。在实现担保权时,抵押权人需通过司法程序处置抵押物,而质权人可直接对质押物进行折价或变卖。

两种担保方式各具特点:抵押兼顾担保效能与财产使用效益,质押则通过占有控制强化担保力。选择时需综合考虑财产类型、融资周期及风险控制需求,确保担保安排既符合法律规定,又能有效保障债权实现。

鲁ICP备18055090号-1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533号
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,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583666585@qq.com